“骏眉梁”探访记
引言:盛夏之时,会于武夷山下桐木村,品茗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骏眉茶香,沁人心 脾.7月中旬,记者一行5人前往武夷山桐木村,探访 “正山小种”红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桐木”山乡及拥有世界上最好红茶制作工艺的老茶师梁骏德。
解秘,“青楼”松柴出茶香
粱骏德的茶园有翠绿的茶树,还有烂漫的山花。这些高矮不一与森林为邻的茶树,通过粱骏德的制作能冲泡出一种特殊的桐木的清 香.粱骏德大师为我们介绍了他独家的制茶工艺。工艺大体可分为采摘-晾青-萎凋-揉捻-自然发酵-烘干等过程。这是茶的粗制阶段,但这些工艺几乎全凭手工。其中,揉捻这个环节涉及的技术性最高,这就是“骏眉”茶的秘密所在。在这个环节当中,茶师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以目测来决定制作的时间。其间并不添加其他成分,却能制作出独特的桂圆味来,使茶叶具备香甜味醇的优异品质.接下里的精制阶段如筛拣、裁切的过程都在车间里用机器来完成……
他们的制茶车间是一幢四层的土木结构楼,当地称之为“青楼”。四层与三层的外围楼板上在采茶与制茶季节都是用来晾晒茶叶的顶层是烘房,这是利用热气往上走的原理,将发酵好的茶叶在最上层烘干;三层是萎凋房,地面上铺着小四方孔的竹席,供萎凋摊叶用, 因使用多年,萎凋房内的架上和地面的竹席之上已经积了一层烟黑;二层空置,做为中空的隔热层,这一层很有特色,地面上用条砖砌成一圈,条砖之间留有缝隙,据介绍底层烧火加热时,热气与火苗即可从此缝隙中进入二层的隔热层, 既便于迅速升温,也便于控制整个“青楼”的温度;最底层是烧火层,桐木当地松树很多,日常燃料都用松柴,故“青楼”所用的燃料亦系松柴。
制茶世家走出的大师
梁骏德原本应姓江。江姓是江墩最早的原居民,江墩知名亦有此得知,江墩是桐木下的一个自然村。到了梁骏德父亲这一代,因为梁骏德的外婆生了三个女儿 ,没有儿子, 江家的儿子倒插门到梁家,梁骏德就随母亲姓梁,祖上23代都以制茶为生.自然而然, 梁骏德顺理成章成为家族第24代制茶接班人。
梁骏德从小就对制茶工艺倍感兴趣。15岁时,他开始正式介入正山小种红茶初制加工当起了学徒。在做学徒时,他表现出众,对红茶的采摘标准、焙青、揉茶、发酵、烘干,加烟等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要求和火候都能拿捏的恰到好处。在他21岁时,他就成为了生产队初制正山小种红茶的主要骨干,并负责技术把关。
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传统制茶历史的家族之中,他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气.“第一次制茶便是奶奶手把手地教会我的.”回忆起儿时的生活,粱骏德充满了感慨。“还记得奶奶告诉我,传统的揉茶都是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踩出来.现在想起来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听着他绘声绘色的描述,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温馨的制茶画面。
曾经的桐木村,栽种着一棵棵的茶树。在一片片满是茶树的茶园里,年幼的粱骏德和奶奶或披着淡淡的晨雾,或沐浴着夕阳的余辉, 在已高没人头的茶林中采茶。于是,桐木村内,寻常巷陌,一间窄而深的小庭院中便时常流溢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奶奶做茶非常用心 ,她的炒青茶有着与众不同的滋味。”
在品第一泡茶的同时,梁骏德也继续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制茶经历……
他在茶叶生产上不但承袭了祖辈们的传统加工工艺,又能改革创新,传统工艺加工红茶时,是直接在烘干房起火堆,并用明火烘干,焙青,这不但不容易控制烘房的温度,也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隐患,通过长期制茶经验,他将江墩村民组的茶叶烘房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明火焙干、焙青改成了由底下烧火通过地沟导热加热烘房,这解决了火灾隐患和控制温度难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年代,桐木村生产出来的初制红茶全部由乡茶叶站评定等级并收购。凭着他们对正山小种红茶加工工艺的精湛技术,梁骏德每年茶叶评定的等级都在桐木村名列前茅。
1975年,国家政策逐步稳定,国际贸易也日渐增加,桐木村正山小种红茶重新恢复了欧洲的市场。但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要将原来的烟小种改制成无烟正山小种红茶,在这种情况下,梁骏德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研究,并制作初了无烟正山小种。这种正山小种既保持了红茶特有的桂圆汤味,又适应市场的需求。1982年,根据国家的土地承包政策,桐木村的茶山承包到户,梁骏德便盖起了自己的茶叶初制加工厂房,并开始尝试正山小种红茶的精制.
多年来,为了在制茶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梁骏德参加了各种培训班。1991年他参加了9000系列培训班并获得证书。1996年他通过了茶叶理化检验检疫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2002年他通过学习,获得了评茶师证书。